杭州永耀科技有限公司創建于1993年,是九陽集團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及主力代工廠家,是一家專業的小家電研發和制造商,主要產品包括電飯煲,多功能電腦煲,慢燉鍋,電火鍋,電陶爐,掛燙機和電水壺等。
經過20多年的積累,永耀已經成長為綜合的電飯煲生產基地。公司現有研發中心、模具車間、注塑車間、模內注塑車間、拉伸車間、噴涂車間、總裝車間以及測試中心。目前分別擁有浙江杭州及安徽廣德兩大廠區,公司占地7萬平方米,生產車間4萬平方米,員工1200多人,月產電飯煲60多萬臺,2018年銷售額達到5億多。
復雜的生產特點需要強大的ERP系統相匹配
在未上順景T-GROUP ERP系統之前,永耀公司存在著如下的生產特點和難點:
◆ 產品材料相似相近規格很多,編號管理時,手工編號經常會造成重編、漏編、錯編情形;
◆ 產品升級換代快,變更頻繁,造成生產用料變動大,容易產生呆滯料;
◆ 銷售促銷方法和價格政策多樣,需要制定靈活的客戶和產品折扣,并實行信用額度管制;
◆ 計劃管理要求高,訂單交期短,而關鍵零部件的交期又比較長,需要提前預估備料,生產計劃、物料計劃的協調要求比較高;
◆ 產品組裝對于組件的齊套性要求較高
◆ 成品機型500個左右,半成品、原材料物料2-3萬種左右,圖號規則復雜不齊;
◆ 訂單、生產計劃、生產進度、成品入庫、發貨,各大環節之間信息關聯性差;
◆ 一些業務流程處理復雜,拖延時間較長,如采購貨品定價等;
◆ 由于沒有集成的信息化系統,所以員工經驗在生產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領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。
◆ 原材料價格上漲,勞動力成本增加,企業面臨利潤空間的壓力,需要準確、快速的報價;
◆ 大部分企業按預測備料和按訂單生產,生產周期短,臨時插單、改單現象多,訂單數量多,跟蹤困難,無法合理安排生產排產。缺乏有效的生產預警機制,容易造成交貨進度延遲;
◆ 組裝生產現場用料管控不嚴,挪料隨意,難以監控,造成現場有大量的在制材料。
借力信息化 建設內外協同一體化信息平臺
為了扭轉基礎管理薄弱的局面,消除發展瓶頸,永耀決定借力信息化,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。在對多家ERP廠商反復調研后,永耀最終于2013年5月選擇攜手在制造業領域擁有20余年豐富經驗的順景軟件作為信息化合作伙伴,并選定順景制造業ERP系統作為此次管理變革的重要工具。
經過前期雙方的調研、培訓及定制方案、數據初始化整理、系統模擬支行,系統并軌運行5個階段實施,在雙方公司領導的帶領下,通過項目小組所以人員及各部門操作人員的配合,系統流程已經形成,系統早已替換掉原有舊的手工作業流程。
順景制造業ERP系統滿足了永耀公司的多項信息化需求,包括管理、研發技術、銷售、物流PMC、庫存、生產、財務等多方面項目,例如:
◆ 建立行知有效的存貨編碼及圖紙編碼規則,采用系統中的編碼器自動編制存編碼;建立清晰明了的BOM產品結構清單;
◆ 當物料及BOM表結構發生變化時,嚴格執行ECN\ECR變更作業流程;
◆ 有方便的查詢應發、實發、應耗、應存、實存、標準成本、實際成本;本日、本周、本月、歷史數據、當前數據、預測數據及各數據間的核算、對比、分析,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;
◆ 系統生成生產計劃時,考慮實行產能及日產量,產生建議生產工令單,并運用MRP功能快速準確地計算物料需求。不多買,不漏買,既滿足生產所需,又不會造成庫存呆滯;
◆ 能應對頻繁變化的生產計劃(每天都有增刪、插單、調整);通用件的生產和采購能針對具體的訂單;
◆ 建立生產進度、采購進度、欠料等異常預警機制,減少訂單交付風險;
◆ 自動優選供應商,制定不同的采購策略。實現供應商考核分析,汰劣換優,不斷協助供應商改善交期、質量和成本;
◆ 規范進出庫存交易單據,確保庫存及時準確,定期進行庫存呆滯分析,從庫存管理上有效監控庫存呆滯;
◆ 生產領料流程上固化了“見單發料”制度,即:必須先打單才發料,從而讓物料的庫存準確率提升到99%以上;
◆ 隨時查看杭州工廠、安徽工廠同一種部品的分倉庫存及總和庫存查詢;可按照單據號、圖號、期間查詢出入庫、庫存、期初等;可查詢庫存金額及出入庫金額;超最大、最小庫存量自動報警提示。
◆ 實現完整的訂單追溯,訂單一頁式查詢;
▲生產車間及裝配生產線采用電子看板的模式進行管理。
為了更好的對下游供應商進行管理,從而達到對所有原材料、物料及部品配件進行有效的管理及跟蹤,永耀公司在2017年啟用了SRM(供應商管理平臺)子系統與ERP系統實現無縫對接。滿足了永耀公司的對外協同辦公之目標。如下圖:
▲SRM(供應商管理平臺)子系統
2018年永耀公司為了進一步加強杭州工廠、安徽工廠各分廠間及內部協同辦公之管理目標,啟用OA系統(協同辦公管理系統),從而達到辦公自動化、辦公無紙化、辦公協同化、辦公移動化。如下圖:
▲OA協同辦公管理系統
永耀公司-實施順景OA協同辦公管理系統后給企業帶來的好處:
◆ 無紙化辦公,為企業節省辦公費用;
◆ 將企業制度流程標準化,透明化,讓員工都清楚企業辦理每件事的流程,讓部門協同更容易更高效;
◆ 打破地域的限制,不用再跑來跑去的傳遞單據;
◆ 移動辦公,領導出差也能處理工作;
◆ 讓工作都有據可查,責任清晰,避免不必要的糾紛。